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,所以黃河的上游落差大,水流湍急,一般的木船很難在水中行駛。
當地的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想出了一個辦法,他們用牛皮、羊皮制成袋子,用四五個皮袋組成一個筏作為渡河工具。由于那時沒有像打氣筒之類的工具,所以在每次下水之前,人們都要用嘴把每個皮袋的氣吹足。同時,根據所載重量的不同,人們所使用的皮袋的個數也有所不同,有時要載上千斤重的東西,就需要把幾個皮筏連起來做成一個大的皮筏,等用完后,還要將皮袋中的氣放掉,把空的皮筏背上岸來,下次用的時候,再把它吹起來,所以吹皮筏的工作是很累的。
在這一帶,如果有人自以為是,說大話時,人們就會對他說:“你有本事,請到黃河邊上去吹牛皮吧!”
從此以后,“吹牛皮”就流傳了下來。當人們碰到那些說大話的人時,就把它們叫做“牛皮大王”了。
玩轉俗語
【俗語】:吹牛皮
【拼音】:chuī niú pí
【釋義】:指講不切實際的話,吹噓。
【近義】:侃大山
【反義】:實事求是 一是一、二是二
【例句】:他是一個喜歡吹牛皮的人,同學們都不怎么把他的話當真。
本文標題:吹牛皮(標簽: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suyugushi/chuiniupi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