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西祁州,有個耿大爺,耿大爺為人熱心,樂于助人,就是有一個怪毛病,平時,有人跟他說話,他聽得清清楚楚,但是如果誰說話的聲音大了一點,他的耳朵里嗡嗡的,聽不仔細了。
這天,耿大爺正在田里干活,從遠處來了個火急火燎的愣小伙子,他家人病了,讓他去葫蘆峪請大夫。
小伙子不認識路,看見耿大爺劈頭就問:“哎,老頭,去葫蘆峪怎么走???”
耿大爺耳朵嗡嗡直響,抬頭看見一個小伙子,看樣子是問路的,就問:“你去哪兒?”
小伙子以為耿大爺耳背,放大了聲音說:“葫蘆峪?!?/p>
耿大爺更是聽不清了,隱隱約約聽成了“火龍峪”。他用手往東一指,小伙子順著耿大爺指的方向去了。
過了半天,小伙子又滿頭大汗地跑回來了,見了耿大爺便說:“我問的是去葫蘆峪的路,你怎么把我指到火龍峪去了呀?”
耿大爺一聽知道自己聽錯了,連忙說:“小伙子,你剛才和我說話的聲音太大了?!?/p>
小伙子一聽誤會了,以為大爺怪他態度不是很好,沒有禮貌,趕快給大爺施禮,大爺被小伙子弄得愣在那里:“何必施禮?”
小伙子說:“剛才問路沒有施禮,小生多走了五十里啊?!边@句話從此就傳開了。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,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,如果下次在你需要問路的時候,可不要以為人家耳朵有毛病才輕聲細語,要知道一個人的修養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體現的,尤其是危急關頭。
玩轉俗語
【俗語】問路不行禮,多走五十里
【注釋】比喻做事做人要禮貌,否則會多走彎路。
【近義】萬事禮先行,禮多入不怪
【反義】蠻不講理
【例句】“問路不行禮,多走五十里”。你向人家問路,要講禮貌;否則,人家不理你,讓你白走冤枉路。
本文標題:問路不行禮,多走五十里(標簽: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suyugushi/2799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