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飛來峰①
飛來山上千尋塔②,
聞說雞鳴見日升。
不畏浮云遮望眼,
自緣③身在最高層。
——北宋·王安石④
注釋
①飛來峰:又名靈鷲峰,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靈隱寺前。
②飛來山:即飛來峰。尋:古代一種長度單位,八尺為一尋。
③自:自然,當然。緣:表示原W或目的,相當于“因為”或“為了。
④王安石(公元1021-1086年),字介甫,晚號半山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北宋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。
解讀翻譯
飛來峰險峻挺拔,上有高笨的寶塔,
我聽說登上峰去,可以聽到天雞鳴叫,看到東海日出。
不害怕浮動的白云遮住遠望的視線,
只因為我已經站到了山的最頂端。
賞析
這是一首通過登上高山觀賞景物,抒發理想和抱負的詩作。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飛來峰的地勢和大概的特征,主要是想表達詩人的立足點很高,為下面的議論做鋪墊。飛來峰本來就挺拔險峻,一座“千尋之塔”立于山巔,顯得飛來峰更加高了。登上山峰,能聽到天雞的鳴叫,能看到東海的日出,這樣說來,飛來峰實在是很高。最后兩句,詩人登高望遠,站在飛來峰的千尋塔上,感覺很豪邁,吟出了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緣身在最高層”這千古傳誦的名句,表明自己不害怕流動的白云遮住視線,因為他已站到了最高處。
詩人寫出了自身對未來充滿信心的豪情,也寫出了不畏艱險、奮發進取的抱負。
作業題
你是否也有過登山的經歷,你的感受和詩人有相似之處嗎?
擴展閱讀
王安石智勝廚師
有一天,少年王安石到一家面館吃面,進門后,他揀了個座位坐下。老板、伙計有心考考他,大師傅笑瞇瞇地對王安石說這碗面是我特意為你做的,味道格外好,肉也特別多,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,不潑了一滴湯,算你白吃,不要錢?!焙靡粋€王安石,主意還真不少,只見他用筷子輕輕地往碗里一伸,把面條挑了起來,碗內自然只剩半碗湯了。就這樣,王安石左手端著碗,右手拿著筷子挑起面,順順當當地把一碗滿滿的熱面條端到店堂前,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。面館里的人都翹起大拇指稱贊道王安石真是神童??!”
本文標題:王安石 · 登飛來峰(標簽:宋代古詩 初中生必背古詩 王安石的詩 七言絕句 抒情詩 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gudaishi/dengfeilaifeng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