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箱訂閱RSS訂閱繁體中文本頁主題:杜甫 · 春望

杜甫 · 春望

本文分類:古代詩 發布時間:2014/2/21 已被閱讀

春望

國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時花濺淚,恨別鳥驚心。

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

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

——唐 · 杜甫

注釋

①春望:春天里看到的景象。

②國:國都,即京城長安。破:(被)沖幵,攻下。因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占領,這里可解釋為“淪陷”。這句的意思是:京城陷落了,但山河依舊存在。

③城:指長安城。深:茂盛,繁多。這句的意思是:春天來了,但京城里不見游人,更顯得草木深密,一片荒涼。

④感時:為國家的時局而感傷。這句的意思是:因感傷聞家的時局,見到盛開的花朵觸景生情而落淚。

⑤恨別:悲恨離別。這句的意思是:因悲恨與家人的無奈離別,聽到鳥聲竟心驚煩亂。

⑥烽火:戰火。這句的意思是:京城淪陷,戰亂已經延續了整整一春(三個月)。

⑦家書:家信。抵:值。

⑧頭:指由發。搔:用指甲撓。汚人心緒煩亂焦急或荷所思考時,會有搔頭的動作。這句的意思是:內發越搔越短(越稀疏)。

⑨渾:簡直。欲:將要,就要。簪(zān):用來別住發髻使不散亂的條狀薛飾,用金屬、玉石等制成。不勝簪:插不上簪。

解讀翻譯

image京城陷落了,山河依舊存在,

春天到來,城里草木深密,不見游人,一片荒涼。

感傷國家紛亂的局面,看到盛開的花朵觸景生情就會落淚,

悲恨戰爭使我與親友離別,鳥叫聲都能驚擾(我)那顆煩亂的心。

戰火已經延續了整整三個月,

家信變得無比寶貴,抵得上萬兩黃金。

白頭發越搔越短,越來越稀疏,

幾乎連簪子也插不上了。

賞析

本詩于安史之乩期間,作者看到長安城淪陷,國破家亡產生無限感慨,于是寫下了這首詩,表達了作者感傷時世、憂國憂民、思念家鄉的感情。

開頭兩句描述了戰亂帶來的災難:國家破敗,春天到來,人煙稀少,只有草木深深。接著作者因看見花鳥而感到悲傷,為國家的紛亂和親友的離別而傷心落淚。戰火已經連續了三個月,傳遞家書更加艱難,作者此時心緒煩亂而又焦急,搔頭時發現頭發越來越少,更加增添了全詩的悲涼氣氛。

詩歌寫景由遠及近,抒情從含蓄到明顯,情景交融,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,感情深沉、真切,意味深長。

作業題

想象一下本詩中的場景,你覺得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?把你的感受發表在下發給的評論處。

擴展閱讀

安史之亂中的杜甫

杜甫三十多歲時來到長安,在長安呆了十年,后來唐玄宗封了他一個官,但這時安之之亂爆發了。長安一帶的百姓紛紛逃難。杜甫一家也擠在難民的行列里,嘗盡了千辛萬苦。后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農村,杜甫把家安頓下來。正在這時候,他聽到唐肅宗在甘肅靈武即位的消息,就離開家投奔肅宗,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軍,被抓回了長安。

第二年,杜甫從長安逃了出來,打聽到唐肅宗已經到鳳翔(今陜西鳳翔),就趕到鳳翔去見肅宗。那個時候,杜甫已經窮得連一套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了,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,腳上穿的是一雙舊麻鞋。唐肅宗看到杜甫長途跋涉投奔朝廷,非常欣慰,就封了他一個官職。

? 上一篇王維 · 使至塞上下一篇 ?李白 · 行路難(其一)

本文標題:杜甫 · 春望(標簽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)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gudaishi/chunwang.html
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

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_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图片_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2018免费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MV免费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