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鄉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①
何處望神州②?滿眼風光北固樓。
千古興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盡長江滾滾流。
年少萬兜鍪③,坐斷④東南戰未休。
天下英雄誰敵手?曹劉⑤。生子當如孫仲謀⑥。
——南宋·辛棄疾②
注釋
①《南鄉子》是詞牌名。
②神州:這里指中原地區。
③兜鍪(dōumóu):即頭盔,此處借指士兵。
④坐斷:占據,割據。
⑤曹劉:指曹操與劉備。
⑥生子當如孫仲謀:曹操率大軍南下,見孫權的軍隊威武雄壯,感嘆道:“生子當如孫仲謀!”(孫權字仲謀)
⑦辛棄疾(公元1140-1207年),字幼安,號稼軒,歷城(今山東濟南)人,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愛國詞人,與蘇軾并稱“蘇辛”。
解讀翻譯
在什么地方可以望見中原?站在北固樓上可以看見滿眼的風光(但仍然望不見中原)。
從古到今,發生了多少國家興亡的大事?歲月悠悠,只有這流不盡的長江水依舊向東流。
遙想當年,孫權很年輕就指揮千軍萬馬,他占據東南一方,無人可以阻擋。
天下的英雄誰能稱得上他的對手?也只有曹操和劉備啊。難怪曹操曾說“生子當如孫仲謀”。
賞析
辛棄疾是一位愛國的詞人,但他一生坎坷,想要殺敵報國卻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,他在暮年登上北固樓,看著南宋的半壁江山,想起統治者的腐敗無能,寫下了這首詞,表達了對朝廷的諷刺和心中的憂慮。
詞的上片描寫自己登上北固樓的情景,以“何處望神州”和“千古興亡多少事”兩個自問自答的句子描寫了在北固樓上觀賞到的風光,表達了自己望不見中原的惆悵之情。詞的下片作者先用“萬兜鍪”和“坐斷東南”來形容少年孫權的英雄氣概,后指出只有曹操和劉備才是他的對手,最后引用曹操的一句話,進一步強調了孫權的雄才大略。當年的孫權占據江南,如今的南宋也占據著半壁江山,但卻沒有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人物,作者含蓄地諷刺了南宋朝廷無力收復中原的無能與昏庸。全詞氣勢宏大,感情深沉,對南宋統治階級的諷刺很委婉,今昔對比,使人惆悵。
作業題
你了解孫權么?關于他的小故事你知道多少?把你知道的發表在下方的評論處與網友分享。
擴展閱讀
孫權聽勸
據說孫權有一次大擺酒宴,招待群臣。到酒宴將要結束的時候,他親自起身,向大臣們行酒。走到騎都尉虞翻面前,虞翻假裝喝醉,伏在地上。等到孫權回到座位上,他又起身坐下。于是孫權大怒,手持利劍要殺他。
當時在座的大臣都嚇得不敢上前勸阻,只有大司農劉基上前抱住了孫權,不讓他去殺虞翻,并勸說。?“大王在飲酒之后,殺掉有才能的人,是非常不妥當的。即使虞翻有罪,天下人又有誰知道呢?正是因為大王能廣招人才,容納賢士,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風而至?,F在您一下子廢棄了自己的好名聲,這樣做值嗎?”
孫權說:“曹操尚且殺掉孔融,我為何不能殺虞翻呢?”
劉基說:“曹操輕易害死賢人,天下人都反對他。而大王施行仁義,與堯舜這樣的賢君相比,怎么可以與曹操相提并論呢?,
孫權聽了劉基的一番話后,怒氣慢慢地消退。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。
酒醒后,孫權對手下人說:“我喝酒后經常會犯錯,從今以后,如果我酒后說要殺人,你們都要攔著我?!?/p>
本文標題:辛棄疾 · 南鄉子 ·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(標簽:宋代古詩 初中生必背古詩 辛棄疾的詩 詞牌名 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gudaishi/2230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