郵箱訂閱RSS訂閱繁體中文本頁主題:孟浩然簡介

孟浩然簡介

本文分類:詞語百科 發布時間:2013/3/1 已被閱讀
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漢族,唐代詩人,孟子第33代。本名不詳(一說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陽(今湖北襄陽)人,世稱“孟襄陽”。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“王維”合稱為“王孟”。

孟浩然生平

孟浩然出生于公元689年(武后永昌元年)。40歲時,游長安,應進士舉不第。曾在太學賦詩,名動公卿,一座傾服,為之擱筆。他和王維交誼甚篤。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,適逢玄宗至,浩然驚避床下。王維不敢隱瞞,據實奏聞,玄宗命出見。浩然自誦其詩,至“不才明主棄”之句,玄宗不悅,說:“卿不求仕,而朕未嘗棄卿,奈何誣我!”放歸襄陽。后漫游吳越,窮極山水之勝。

開元二十二年(734),韓朝宗為襄州刺史,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,為他延譽。但他不慕榮名,至期竟失約不赴,終于無成。開元二十五年,張九齡為荊州長史,招致幕府。不久,仍返故居。公元740年(開元二十八年),王昌齡游襄陽,訪孟浩然,相見甚歡。孟浩然背上長了毒瘡,醫治將愈,因縱情宴飲,食鮮疾發逝世。image

孟浩然年輕時曾游歷四方,故後人稱他孟鹿門、鹿門處士。唐玄宗在位時,他曾赴京尋求仕官之途,但應考進士未成。王維曾經向玄宗推薦孟浩然,孟浩然的一句詩“不才明主棄”,讓玄宗不滿,失去了在朝廷任官的機會。韓朝宗十分欣賞孟浩然,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,并向朝廷推薦他,孟浩然因為與朋友喝酒而錯過了與韓朝宗的約定。

開元二十五年,張九齡為荊州長史,招致幕府。不久,仍返故居。開元二十八年,王昌齡游襄陽,訪孟浩然,相見甚歡。適浩然病疹發背,本來將要痊癒,因為縱情飲酒,食鮮疾發逝世。

孟浩然的詩歌絕大部分為五句短篇,題材大多關於山水田園和隱逸、旅行等內容。他與王維、李白、張九齡交好,繼陶淵明、謝靈運、謝眺之后,開盛唐山水詩之先聲。知名詩作有《萬山寄張五》、《過故人莊》、《春曉》等篇。

著有現通行的《孟浩然集》收詩263首,但其中有他人作品。新、舊《唐書》中也收錄孟浩然的傳記。

孟浩然有二子,長子孟云卿,唐宗朝為校郎,與杜甫友好;次子孟庭玢,早逝;長孫孟郊也是唐朝著名詩人。

主要作品

過故人莊 春曉 秋登蘭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夜歸鹿門歌 臨洞庭上張丞相

與諸子登峴山 宴梅道士山房 歲暮歸南山 秦中寄遠上人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

留別王維 早寒有懷 宿建德江

詩作特色

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。他主要寫山水詩,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,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游俠詩,后期主要寫山水詩。其詩今存二百余首,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,也有他在登臨游覽家鄉一帶的萬山、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。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。詩中取材的地域范圍相當廣大。

? 上一篇李白簡介下一篇 ?王維簡介

本文標題:孟浩然簡介(標簽:  )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baike/menghaoran.html
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

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_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图片_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2018免费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MV免费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