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ěr rǔ mù rǎn
【解釋】:濡:沾濕;染:沾染。耳朵經常聽到,眼睛經??吹?,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。
【出自】:唐·韓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學以能?!?/p>
【示例】:郭沫若《少年時代·我的童年》:“她完全沒有讀過書,但她單憑~,也認得一些字,而且能夠暗誦得好些唐詩?!?/p>
【語法】: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分句;指不知不覺地改變
【褒貶】:中性詞
【英語】: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;
耳濡目染的近義詞
見聞習染 耳熟能詳 耳染目濡 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 目染耳濡 耳聞目睹 潛移默化
耳濡目染的反義詞
不聞不問 充耳不聞 聞所未聞
耳濡目染造句
社會影響對青少年至關重要,世俗的耳濡目染,會毀滅青少年的熱誠,從而毀滅社會的希望。
墨西哥族的小孩子對美國神話也都耳濡目染。
自孩提時代起,便受到該語言和文化的耳濡目染!
就這樣,在耳濡目染之下,他對繪畫及音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,也養成了讀書的習慣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abcd/errumuran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