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dāng rén bù ràng
【解釋】:當仁:面對仁義之事。原指以仁為任,無所謙讓。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,不推讓。
【出自】: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子曰:‘當仁,不讓于師?!?/p>
【示例】: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七回:“人家罵小弟魚肉鄉愚,這句話仔細想來,在小弟卻是~?!?/p>
【語法】:偏正式;作謂語、狀語、定語;指該做就做
【褒貶】:褒義詞
【英語】:not pass on to others what one is called upon to do;never decline to do charity;not decline to shoulder a responsibility;
當仁不讓的近義詞
義無反顧 義不容辭 責無旁貸 理所當然 在所不辭
當仁不讓的反義詞
臨難茍免 百般推諉 袖手旁觀 推三阻四 置身事外
當仁不讓造句
在戰場上,老將軍身先士卒,當仁不讓,領路前沖,戰士們打心眼里佩服他。
面對這件艱巨的任務,李警官當仁不讓,第一個踴躍的站了出來。
旅游中,作為唯一一個男生的小明,當仁不讓地接受了劃船的任務。
每當遇到這種情況,他就成了當仁不讓的調解員。
面對犯錯誤的人,我們要當仁不讓的和他講道理,不能縱容他再次犯錯。
本文標題:當仁不讓(標簽: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abcd/dangrenburang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