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dǎ cǎo jīng shé
【解釋】:打了地上的草,驚動了草中的蛇。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。后多比喻做事不機密謹慎而驚動了對方。
【出自】:宋·鄭文寶《南唐近事》:“王魯為當涂宰,頗以資產為務,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。魯乃判曰:‘汝雖打草,吾已驚蛇?!?/p>
【示例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十九回:“空自去“~”,倒吃他做了手腳,卻是不好?!?/p>
【語法】: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多用于否定句
【褒貶】:貶義詞
【英語】: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;beat the grass and drive the snake away;beat the grass and the snake will be startled ;
打草驚蛇的近義詞
操之過急 走漏風聲 因小失大 草率從事
打草驚蛇的反義詞
謀成于密 引蛇出洞 謹小慎微
打草驚蛇造句
公安干警有時會采取打草驚蛇的辦法引“蛇”出洞,以便更有力的探明案情。
警方守候多日,就是怕打草驚蛇,讓歹徒溜了。
這件事急不得,表面要裝鎮定,以免打草驚蛇。
為了避免打草驚蛇,探險隊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繞過這座大山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abcd/dacaojingshe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