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cháng dǐng yī luán
【解釋】:鼎:古代炊具,三足兩耳;臠:切成塊的肉。嘗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。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知全體。
【出自】: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:“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,一鼎之調?!?/p>
【示例】: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回:“那上等的,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,那下等的,也有那些逐臭之夫,垂涎著~?!?/p>
【語法】:動賓式;作謂語;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斷全部
【褒貶】:中性詞
【英語】:try one morsel and you'll know the whole potful ;taste a piece of meat in a tripod;infer the whole from a part ;
成語辨析
“嘗鼎一臠”重在從部分推知全體;“一葉知秋”、“見微知著”重在從部分現象或細微跡象看出形勢的變化。
嘗鼎一臠的近義詞
窺豹一斑 一葉知秋 見微知著 因小見大 窺一斑而知全豹
嘗鼎一臠的反義詞
麻木不仁 一無所長 愚昧無知 有眼無珠
嘗鼎一臠造句
總的說來,歷史文獻,對希望欣賞六朝文的讀者而言,可以嘗鼎一臠,也可作為研究的初步階梯。
本文標題:嘗鼎一臠(標簽: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abcd/changdingyiluan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