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bī shàng liáng shān
【解釋】:逼:逼迫。比喻被迫起來反抗?,F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。
【出自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全傳》第十一回:“林沖雪夜上梁山?!?/p>
【示例】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八章:“可以說差不多的人都是~的?!?/p>
【語法】: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動
【褒貶】:中性詞
【英語】:force sb. to join rebels;be driven to drastic alternatives;be driven to revolt;be forced to do sth. desperate ;
“梁山”簡介
梁山:在今山東省東平湖西,梁山縣南,附近地區為古梁山泊。北宋以后,這里常為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?!端疂G傳》中就寫了宋江、林沖等人為官府所逼迫,投降梁山造反的故事。后用“逼上梁山”比喻被迫從事某種事情,或進行反抗。
逼上梁山的近義詞
迫不得已 鋌而走險 官逼民反 揭竿而起 被逼無奈 走投無路 趕鴨子上架
逼上梁山的反義詞
心甘情愿 自覺自愿 自告奮勇 刻意經營 有意為之 自告奮勇
逼上梁山造句
陳涉起義,恐怕也是逼上梁山的。
抗日時期,很多革命軍人是失去親人后,逼上梁山的。
我們受到了各方的阻擾,不得已,被逼上梁山。
本文標題:逼上梁山(標簽: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stvankrucsanyica.com/abcd/bishangliangshan.html
除非注明,本站所有文章均為「詞語庫」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!